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meiling3691yahoo/1386580230-1241549155.jpg)
這是張出乎意料的櫥窗照片。
因玻璃反光之故,展示櫃把對街的公寓樓層都收納進來。同時映射出如芭比娃娃般,真人尺寸的塑料模特兒的身影。國內的親友們直覺的反應可能是: 西洋的婚禮旺季到了,小花童們也該裝扮得體面些,增添喜氣,贏得讚賞。
這觀念只猜對了一半! 先不說現代年輕人同居多,而且結婚率超低的情況,春天裡西班牙隨處可見類似「小新娘、小新郎」禮服的場景,更多的是他們正忙著舉行「初領聖餐禮」(Primera Comunión),一般簡稱的聖體聖事(Comunión)。每年母親節一過,平日稍顯暗冷寂清的教堂開始熱鬧起來,餐廳裡服務生們也磨拳擦掌地迎接忙碌的工作。
西班牙是天主教國家,絕大部份的嬰兒出生一年內,都會帶往各區教堂先行「受洗禮」。等到孩子們六歲上小學後,七、八歲左右開始在校外課餘時間,上教堂接受神父的教導,修習「Catequesis」課,聽講道德教義,熟讀聖經意理,領悟聖恩…..等。此課每週約3 – 4小時,為期約兩年。課程結束後,孩子們也已長到約 8 – 9 歲,家長們於是再度邀集眾親友們歡聚一堂,舉行「初領聖餐禮」。
從此以後,這些天主的孩子們做完彌撒,就可請領基督「聖體聖血」(註: 彌撒儀式上用無酵餅和葡萄酒代之)。而且理論上希望他們每年至少領一次聖體,兩年或年齡更大些,甚至成年後,可再做「堅振聖事禮」(Confirmación),把聖神恩賜的力量與勇氣,請主教覆手在他們的頭上。不過認真地說,西班牙人自出生以來,進教堂最重要的三次機緣,無非是「受洗禮」、「初領聖餐禮」和「喪禮」。而這三次也都不是自己能主宰的。
路過童裝店,看到這麼多純淨漂亮、超凡脫俗的小朋友禮服,不禁懷念起孩子們快樂的童年往事。女兒小學三年級那年,我們受邀連著好幾個週末,在公園裡和餐廳中度過,小雅小德都只當配角,原因很簡單: 爸爸是開明的天主徒,媽媽非教徒,商量結果是給孩子選擇宗教的自由,長大他們自己決定吧! (全文完)
( 上篇結束,請接下篇
)